原有信息: |
矿石收音机
作者:wdele
转载自矿石收音机:点击打开连接
往事如烟 (1)
受父辈的影响,从小喜欢无线电,小时候的无线电唯一能玩的就是矿石收音机,一个只有3个部件的收音机,线圈、矿石(相当于检波二极管)、耳机。其中最贵的要属耳机,记得那时候一幅头戴式耳机要5元钱,那耳机是电磁式的,个头比较大,耳机线很软,外面有一层纱线包裹,6.3的大插头,那时候没有立体声,两个耳机并联的,2000欧姆。
不过,我可没有哪个福分,对头戴式耳机真实梦寐以求可望不可及啊,那时候,父亲是电气工程师,工资只有22元,一天带5毛钱出来,就可以有吃有喝;可见,5元钱的耳机这个多么奢望!
在当地,我们可以买到邮电局技术服务部处理的单个的电磁式耳机,直径大约40mm,,后面有两个接线螺丝,灵敏度不高,矿石收音机本来就信号弱,用这种耳机听起来比较吃力。不过,听当地的电台(整个山东省唯一的电台)声音还是蛮响的。这种耳机也有高低档次之分,高档次的里面有两组电磁线圈,震动膜片(金属片)比较薄,声音比较响亮。
为了得到一幅头戴式高档耳机,我决定自食其力----养兔子,那时候养兔子是城镇家庭的收入来源之一,国家收购的,一只3斤左右的兔子就可以卖的6元左右。3个月以后,我用其中的一只兔子换来了一幅头戴式耳机,记得,那几天晚上睡觉都搂着它。晚上可以和奶奶一起分享电台的音乐(3岁那年母亲病逝,奶奶把我带大的)。
从那以后,我为小伙伴们组装了不少这样的矿石收音机,四邻同学不敢再轻视我(年幼体弱,经常挨欺侮),每逢星期天是最忙的时候,到同学家工程(还要架设天线、埋设地线)做完了,还可以吃一顿饱饭。
耳机,声音太小,就把耳机放在罐子里,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助声腔,声音果真提高不少。但是,耳机毕竟是耳机,声压总是不够。大概1963年我们那个地方开始有了舌黄喇叭,这种喇叭个头满大的,顶现在的6寸喇叭,最先是普及到家庭的广播喇叭,灵敏度很高,把它连接在矿石收音机上听当地的省台,居然整个房间都可以听到(当然,要屏住呼吸)。好是好,但是,体积太大,只能挂在墙上,晚上静静地听。
转眼几年,文化革命开始,二极管、三极管出现了,矿石收音机升级为单管放大的收音机,声音好大!全家可以清清晰晰的听电台的革命样板戏了!那是我家的第二件家用电器(第一件是手电筒)。那时候,当地电台一般晚上10点钟就停止播音了,停播以后,马上就会出现苏联的对中国广播,那时候是敌台。 1967年夏天,我的邻居听着我给他改制的收音机睡着了,晚上11点,苏联的莫斯科广播电台开播(功率很大,不亚于省电台)大骂文革、攻击伟大的党,被外面乘凉的人听到了,报告了居委会,居委会的造反大妈们当晚就到我的邻居家抄走了他的收音机(后来听说安装在了居委会主任的儿子的新房里),好在我的邻居是一个鞋匠,当年给八路军修过鞋子,才免遭厄运。
可是,舌簧喇叭的音质实在太差,高音有余,低音不足。那时候,动圈喇叭出现了,声音真的好听!一些懂得一点的家庭,把自己家里的有线广播舌簧喇叭取下来偷偷换上动圈喇叭,导致当地的有线广播站负载大增,屡出故障,记得当时广播站的革命造反战士、警察一起挨门挨户的搜捕动圈喇叭,搜一个没收一个。有一位资本家出身的家庭被搜出了2个4寸的动圈喇叭,结果给游街示众,在脖子上挂着2个动圈喇叭,和大牌子,罪名是用动圈喇叭破坏无产阶级宣传阵地,现在想来让人啼笑皆非!
文革的前几年,经济形势越来越糟糕,舌簧喇叭、动圈喇叭都很难买到,有线广播站发给家家户户“无产阶级科学的丰硕成果”-压电陶瓷喇叭,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,一块压电陶瓷片粘在一个5寸的纸盆中间,接在线路上,那声音简直能把好人折腾成神经病(fo在3000hz啊)!后来广播站下了一个规定:有血压高、心脏病的家庭可以关掉该喇叭,**家庭必需坚持收听。后来好多家庭到医院开血压高的证明(那时候是公费医疗),关掉压电喇叭。又后来,有了半导体收音机了,家庭不再挂喇叭了。后来(那来的那么多后来),生活水平提高了,大喇叭的收音机、落地机风靡十多年,组合音响那是后后来的事情了。
现在,我的手头上还有一个破旧不堪的矿石收音机、舌簧喇叭,一直舍不得扔掉他,看到它,又回到那充满向往、充满辛酸的少年时代。
呵呵,往事如烟。矿石机、喇叭,见证了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!
往事如烟 (2)
131 131 13 2 5 1 ( 5是低5)小朋友,小喇叭开始广播啦!
小朋友,今天是周末,我们继续请孙敬修爷爷给我们讲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的故事!
我家路口的广播喇叭马上就围上一群衣不遮体的孩子,席地而坐,抹一把鼻涕,静静的听......听完了,回家吃菜团,窝窝头,然后期盼着明天。
往事如烟 (3)
11岁那年清明节,学校扫墓。“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,来到了烈士陵园,苍松翠柏傲然挺立,朵朵白花寄托着我们的哀思”(扫墓的作文50个学生有45个是这样开头的)。
一位一条腿的叔叔给我们做解放家乡的报告,连着听了3年了,内容一样。不过在讲道他本人英勇杀敌的事迹的时候:第一年讲是20个,第二年讲是55个,第三年就是95个。他讲的眉飞色舞,下面小朋友热烈鼓掌,高喊口号!
就在这时,麦克风不响了。(叔叔讲到激愤处,常常摔打话筒,就好像话筒是反动派,不坏才怪呢!)这时候,大家急了,革命报告听不到了!老师,一位很漂亮的女老师,姓肖,找到了我。我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帮他搞定了--------
扩音器里都有个监听小喇叭,把它拆除出来接到麦克风杆子上,用原来的红绸包扎,一个应急的麦克风就搞好了,声音虽然小一点,也能用。在扫墓以前,已经在学校搞过一次了。那天,烈士陵园的叔叔奖给我一瓶酸梅汤,价值5分钱。
用两个小喇叭通话小时候是高档游戏。一般的是用两个园的 金属盖子,中间打个孔拉一条线。现在,我还给我的小儿子(9岁,晚年得子)用小喇叭通话,无需电源,儿子好像对遥控车更感兴趣。也罢,时代不同了。
往事如烟(4)
小时候,虽然是资本家出身,确实很穷。一大家9口人靠爷爷的小店,父亲的微薄收入。母亲早在我3岁的时候肺结核去世,我是母亲重病中生下来的,骨瘦如柴,4岁才会走路。
记得7岁那年,夏天,看见人家吃西瓜,馋得不得了,竟然跟着一帮穷孩子到一家西瓜店门口啃西瓜皮(人家吃剩的),被邻居告发,爷爷朝我的脸就是一巴掌,打得鼻血直流。我害怕极了,因为爸爸就要下班了....爸爸下班后,问清原委,先是把我脸上的血迹洗干净,继而就狠狠地打他自己的脸,并失声痛哭!我第一次,也是唯一的一次见父亲痛哭!
第二天,父亲买了一角西瓜,用报纸掩盖着,把我拉到后院.....,贪婪的我一直啃到瓜皮透气,不过,我再也没到哪家西瓜店的门口。从那年秋天开始,父亲以少有的耐心教我制作矿石收音机,从绕线圈开始,买固定矿石(价格比较便宜,可调的的要贵一倍),那时候舍不得买空气单连,而是用抽头线圈、双回路线圈来调节。父亲对我最多的教育是:要搞清原理,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,他的这一要求是我获益匪浅,才有可能不仅会做,也讲得出道理,成为电子专科的老师、工程师、总工程师。
父亲在世的时候,我常跟他开玩笑:老爸,你就像那笑话讲的:你打我的儿子,我也打你的儿子!
现在,讲这个笑话,想哭。
往事如烟(5)
儿时对无线电视如痴如醉。矿石收音机,你别看简单,真要做得好,还真的要下一点功夫。我家的院子很小,对角线也只有6米,无法搭一个优良的天线,试过,用广播线当天线、用电源线做天线,效果都不好。我只好在线圈上下功夫,以获得最大增益。
线圈,自己绕,线圈的筒子就是个问题,不像现在,塑料、胶木、尼龙的管子很容易就找得到。都是自己用废报纸在木棍上一层层的粘,白乳胶?那时候哪里有啊,都是用浆糊,你以为浆糊容易?也不容易,面粉一年到头全家人都舍不得吃几顿面粉,打浆糊一定要家里打人批准才可以,用一把大勺子,在火炉上细火熬制。
粘好的线圈筒子,晾干以后,我爸爸把他拿到单位电工班修电机的那里浸漆、烘干,如此一个完美的线圈筒才算做好。
有电工班,漆包线自然不是问题,就是自己绕,总是绕不整齐,不过以后渐渐美观了。
我对制作线圈的总结:大的比小得好;粗的比细的好(线径);双回路比单回路的好;多股线比单股线好(真新鲜);有一个好的线圈,矿石机就成功了一大半,这个好,指的是:制作考究,设计匹配。谁的匹配?主要是与天线的匹配,如果天线条件不好,线圈的制作就更加重要。
矿石机的另一半就是耳机,对于矿石机这样的微弱信号源,耳机的高阻抗、高灵敏度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,缺一不可。耳机,没办法,只有花钱买。自己试图做,一塌糊涂。
装配,当然也很重要,我制作的矿石机所有的内部接点都是焊接的,即使是压在接线柱上的引线,我也是先焊接,后压接在接线柱上。信号本来就很弱,接触电阻一点都不能忽略啊!
往事如烟(6)
矿石机的矿石,堪称是一件艺术品,当然我说的是可调节的活动矿石。彩色艳丽的支架、璇扭,晶莹剔透的玻璃管,内部的结构一览无遗,最最吸引我的还是藏在里端的那一粒矿石,若隐若现,在阳光下晃动还会闪烁七彩的光芒!
调节灵敏点,是非常有趣的,我只要调节矿石的灵敏点,周边的小朋友们都会安静下来,凑到我的耳边,如果他们在旁边也听到声音了,都会大喊大叫起来。
记得,在同学小东的家里给他组装矿石机,他的父母看着我头戴大双耳机,凝神调节活动矿石的样子,羡慕得不得了,说:俺家小东啊,什么时候有你这样的本事就好了!
后来,长大了,40年以后,那个小东成为一家化工厂的老板。同学聚会的时候,他从奔驰600下来,拍拍我的肩膀:哥们,还在搞矿石机吧?那天,我是骑自行车去的。后来,我大概了解了一下,从小痴迷于矿石机的,长大很少有当老板的。
呵呵,扯远了。后来,出现了固定矿石,丝毫不感兴趣。2AP9的出现甚至是我感到伤感。我甚至恨2AP9淘汰了我的最爱---可调节矿石。
在电脑旁,凝望着40年前的可调节矿石,色彩依旧,玻璃管里内置的矿石依然绚丽斑斓,儿时的记忆:向往与追求、痛楚与辛酸则在这斑斓之中清晰浮现。
我从不后悔我的选择,不要拿我当金子,我是一块矿石。
往事如烟(7)
星转斗移,童年时代很快过去了。父亲又为我们弟兄娶了新妈,几年,又添了2个妹妹、一个弟弟。日子越发窘迫。大哥15岁就到建筑队打工;二哥生不逢时上山下乡;我上到小学6年级,文革进入白热化,父亲几乎撑不下去了,我的初一学费(4.8元)的确交不上了,只好辍学,老师几次上门求家长:孩子是有前途的,放弃学业实在可惜。15岁,因为家庭出身不好,我也只能进入一家铁工厂,进厂的工资18.5元。
那时候,半导体收音机日渐普及,维修却跟不上,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,业余时间给同事、朋友、修理,星期天我甚至到我们当地的广播技术维修部门前抢生意,店里的人还愿意我抢生意,因为他们是大锅饭。所有的维修我都是收费的,当然,咱也不黑心,一个收音机最多收1.5元钱维修费。
一个月下来,竟然能够赚到70多元,这在当时是国家干部的收入啊!现在想想观念也蛮超前的!
一家人都为我偷偷高兴,也纷纷把他们单位同事的故障机带回家来,父亲特地为我腾出了一间小房子,成为我的工作间。一边上班,一边维修一直到27岁结婚,我没有花父母的一分钱。后来,家用电器越来越多,维修量越来越大,我忽然发现,家电维修是个苦差事,撑不着,饿不着,仅此而已,于是,我决定放弃,30岁以后,我“跳海”,那是后话。
往事如烟(8)
奶奶比我的亲生母亲还要亲,我3岁,母亲去世以后,是奶奶含辛茹苦把我们弟兄三个抚养长大。
转眼间我20岁了,垂暮之年的奶奶已经半身不遂。唯一能够缓解奶奶郁闷的就是听收音机。早些年的矿石收音机已经被半导体收音机取代。记得,我给奶奶组装了一个来复式4管机,但是,当奶奶知道要耗费电池以后,说什么也不肯用这部机子,坚持要恢复矿石收音机,无奈,又把那差点扔掉的东西重新组装了起来,可是家里的破房子、小院子根本不能在上面树杆架天线了,先是用广播线,也用电灯线感应的那种,效果都不好,一直认为效果不好的室内天线,效果反而不错,我用电动机里面的单股漆包线,在奶奶的房间的天棚上里转了一圈,接到矿石机上,还能清楚地听2个电台!奶奶又戴上那头戴式样的大耳机,喃喃地说道:还是这个好,还是这个好!
奶奶还是蛮有鉴赏能力的,那4管来复机用的是600欧姆的小舌簧喇叭,音质实在不如高阻抗的大耳机。
当然,奶奶用心良苦,主要还是为了节约电池的费用啊。
一直到病危,那个矿石机一直在陪伴在奶奶的身旁。奶奶过世的时候,我正在上海出差,回来家,爸爸告诉我,那部矿石机连同奶奶的遗物都付之一炬了。我没有哭,因为在那时候,那种条件下,奶奶的病痛折磨真是留不如去。
但是,心很痛,因为在我的生命里,奶奶就是母亲。
些许安慰的是,是我给奶奶制作的那部矿石机,一直陪伴他老人家终结苦难。奶奶走后,矿石收音机我再也没碰过。
往事如烟(9)
半导体收音机出现,揭开了收音机产品的新篇章。但是,我始终对半导体收音机提不起兴趣。而对电子管收音机确实厚爱有加,在玩矿石收音机的时候,就对电子管收音机产生浓厚兴趣,我的叔叔家有一部国产的红灯电子管收音机,好漂亮,大大的机壳,漆得光光亮的,正面的金黄色的喇叭布,又用金丝银线抽绣着各种图案,特别是那电子管猫眼(6E2)那养眼的萤绿小屏,随着音乐或舒展,或跳跃,宛如一位绿衣少女在翩翩起舞;那长长的刻度盘上面密密麻麻的显示着不同频段的频点,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和自由想象的空间。6个方方正正的琴键,则是飞向那自由空间的关隘门闸,给人以威严的感觉,每当我按下 短波2 的按键的时候,先是心跳,继而是手心出汗,感觉好像要出国外逃。
拥有一部电子管收音机是经济条件的显示,在风行电子管的年代里,始终没有如愿。但是一技在手,我却能接触许许多多电子管收音机,损坏率最高的 要数一种北京牌的5灯电子管收音机,紫色的电木外壳,体积小,热量高耦合电容热损坏是该机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。
我觉得,电子管收音机维修起来比半导体收音机要容易,高电压的机器,人为故障比较少,故障判断相对容易。
每每我带回一部待修的电子管收音机,全家人都要新赏一下这“天籁之音”。
上星期天,到电子市场转转,看到卖胆机的,只是功放而已,胆收音机却不见有卖。如果有,我想买一部,了却40年的心愿。
----
-
Helix BBS© Version 3.0 |
当前小时点击 137 次
[ 返回.本站论坛 | 返回.本站首页] |
版权所有:www.ZMDZ.com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论坛使用 | 论坛值班:方的翅膀 咫尺天涯 心雨 | 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 |
苏ICP备11007727号 |
.::Copyright © 2002-2008 ZHENJIANG ZHONGMEI ELECTRON CO.,LTD Best view 1024*768 IE5.5::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