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有信息: |
矿井监控系统新标准改造时应注意那些事项?
(1)息采集方式:许多厂家为了达到2秒断电要求,不得不将信号采集周期缩短(通常每个模拟量一秒),甚至采用脉冲周期采集法,就是仅仅检测信号脉冲一个周期。这样的方案是典型的饮鸩止渴行为,虽然是缩短了采集时间,但是,它会严重恶化信号采集的抗干扰性能和传输精度,严格说:这种采集方式的干扰防卫度式还不如脉冲计数方式,如若投入实际使用,必将带来难以弥补的严重后果。这个系统虽然通过了目前的检验,日后,为了防堵更加严重的冒大数、误报警发生,厂家注定还会走回头路-用软件过滤干扰信号,势必更加严重迟滞系统的响应速度,使系统性能严重倒退。新的缺陷需要一段暴露时间,才能在使用中再度被发现,希望用户能引起高度重视,采用脉宽计时和脉冲计数进行数据采集的系统千万不能选用。
(2)电磁兼容性能:重中之重是系统的抗干扰性能,没有通过电磁兼容测试的系统不宜选用,虽然现在暂停了电磁检测要求,但迟早还要再度提出来,监控系统新标准的精华部分就在于提高抗干扰性能和稳定性。现在执行的新标准已经砍掉了抗干扰要求后,已经背离了它的初衷,变得没有多少新意了,为了二秒断电再改成脉宽计时采集,结果反倒严重损坏了系统的可靠性。可以预言,这样整改出的新系统,其冒大数、误报警将更加严重,众厂家像赶羊一样被弄到常州,逐个过了一遍筛子,还是虎头蛇尾,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软件界面作秀比赛。留给用户的是一套换汤不换药东西,而且稳定性更加低下,这样的产品匆匆忙忙地安装到煤矿上,注定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。选择监控产品时,一定要注重采用的什么抗干扰措施,传感器到分站采用什么传输方式?脉冲频率方式的不可能通过电磁脉冲群测试;分站电源是哪种方式安全栅?触发关断式的安全栅不可能通过浪涌冲击检验。
(3)高稳定性传感器:Q6201-2006新标准中明确要求:瓦斯、一氧化碳等传感必须具有15天以上的稳定性,在此时间内,仪器零点、精度等参数绝对不能超标,煤矿安全规程也随之更改为:12天的标校周期,这是一项非常不容易实现的技术要求,它受到传感元件制造、二次仪表性能、生产老化条件等多方面制约,如果传感器达不到以上要求,必将带来严重后果。目前厂家的传感器产品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发生根并改变,检验手段大多流于形式,用户在选择更新系统时切记使用名牌传感器。如果无法确认传感器的真实性能,不妨亲自到生产现场考察,看看生产厂家是否设有一定规模的充气模拟老化车间,传感器在出厂前是否真的逐台进行了18天连续考核,是否在老化考核中真正剔除不合格的产品,免得为自己留下新的隐患。
(4)双CPU监控分站:Q6201-2006新标准提出:断电控制时间必须在2秒钟内完成,无论分站连接多少台传感器,必须满足此项指标,以适应高突矿井的要求。传统的分站硬件设计大都采用单CPU控制,采集通信集中在一个处理器中,无法进行不间断地通信、采集、显示、控制等多项工作。新标准贯彻后,许多分站主板采用了双CPU设计,这样的方案才有可能达到全面指标。如果确认系统分站是单CPU设计,那一定是采取压缩采集周期来实现的快速断电,千万不能选用。即便是双CPU设计尚不能凭此一点就确认它的可靠性,还要剔除脉冲计数方式的分站,无论是串行计数,还是并行计数,都不要选用!推荐使用传感器串行码的方案,它能兼顾快速断电和抗干扰性能。
(5)红外遥控传感器:Q6201-2006新标准要求井下所有传感器必须使用红外遥控传感器,截至日期限定在2008年底,老产品必须在最后限期内无条件出局。虽然新标准中没有规定淘汰脉冲输出的传感器,以压控振荡器LM331输出信号的传感器,注定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,它不仅有数值显示与输出不一致、统调跟踪困难等问题,更主要是它无法实现高抗干扰的串行码技术,走不出冒大数、误报警的怪圈,无论是哪家生产的产品,都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,用户千万不可小视这个问题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
天苍苍野茫茫,网络世界忒疯狂。
Helix BBS© Version 3.0 |
当前小时点击 26 次
[ 返回.本站论坛 | 返回.本站首页] |
版权所有:www.ZMDZ.com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论坛使用 | 论坛值班:方的翅膀 咫尺天涯 心雨 | 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 |
苏ICP备11007727号 |
.::Copyright © 2002-2008 ZHENJIANG ZHONGMEI ELECTRON CO.,LTD Best view 1024*768 IE5.5::.
|